人工“琥珀”昆虫标本的制作工艺
发布时间: 2012-12-19

人工“琥珀”昆虫标本的制作工艺

摘要 人工“琥珀”包埋法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保存昆虫标本的方法。本方法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 为主要原料,在清洁的室内将经过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熟单体分次倒入定型的模具内,直至将模具内的昆虫标本完全包埋。当熟单体完全聚合硬化后进行脱模,整修“琥珀”标本的外形。在包埋中要注意加料的时间、加料量和清除产生的气泡。对翅膀是膜质的昆虫、有鳞片的昆虫、触角纤细的昆虫操作时更要仔细,确保昆虫的完整性。

关键词 昆虫标本 人工“琥珀”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制作工艺

 

  昆虫标本的保存方法之一干制针插昆虫标本,一般用于保存成虫标本。这种方法由于标本与空气接触,受气候的影响大,在潮湿阴雨天,昆虫标本受潮后容易生霉;标本容易受到蛀虫的侵蚀,破坏了保存成虫标本的目的;标本也易受到机械损伤,破坏了标本的完整性。而浸渍法一般用于保存幼虫、蛹和卵。在保存中若浸渍液挥发使标本干瘪,破坏了保存价值。以上两种方法要用瓶装、盒装、橱藏,用的设备较多,占用空间大。现在用一种有机玻璃原料包埋成虫标本,即模拟自界琥珀化石的形态进行制作,可以克服干燥针插法的缺点,将昆虫标本很好地保存,经几年研究,制作成功人工“琥珀”昆虫标本。现将人工“琥珀”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  材料

1. 1  原料

用来包埋昆虫标本的原料是制有机玻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又叫单体。生单体经过加热预聚合成为无色透明的粘稠状液体,又叫熟单体。熟单体需保存在低温下才能保持液体状,在高温下会渐渐聚合而硬化。

1. 2  昆虫标本

采集成虫标本,整形干燥,保存在标本盒内备用。供试的成虫标本分别属于鞘翅目、直翅目、网翅目、半翅目、蜻蜓目、鳞翅目。

1. 3  工具

主要工具是玻片、小镊子和细针。

1. 3. 1  玻片 

玻片用来制模具,玻片的厚度以2mm 为好。太薄的玻片在脱模时容易破碎。玻片长宽约为虫体的1. 3 倍。用作模具高的玻片必须比虫体高4cm 左右。模具太大,浪费材料和单体。模具与虫体大小接近,脱模时易产生次品。玻片的质量是保证成品质量好坏的关键,玻片表面光滑平整,成品脱模后光滑、透明度好。

1. 3. 2  小镊子 以不锈钢钟表镊为好。主要用来镊昆虫。

1. 3. 3  细针 用解剖针和昆虫针均可,主要用来除去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1. 3. 4  温箱 用来加快熟单体的聚合速度。

2  “琥珀”标本的制作

2. 1  制模具

模具的形状可以按制作者的设想选择。圆形或方形均可,一般以方形较多。制模时将裁好的玻片用牛皮纸条和浆糊将接缝处贴合制成长方形的玻璃盒。每一个模具的上方不盖玻片,留作注单体和放昆虫。但要备一块略大一点的玻片作盖子用,防止灰尘及杂物落入包埋体内。

2.2  包埋标本程序

包埋标本需经过准备、做模底、包埋标本、脱模四道程序。

2. 2. 1  包埋前准备 

将需包埋的成虫标本整理定形,干燥保存备用。有条件的单位可进行真空抽气(昆虫放入模具前) 抽去昆虫体内的空气,并即刻将昆虫体浸入单体中约1h ,使虫体与生单体完全融合。

2. 2. 2  制模底 

将熟单体注入做好的模具内,最好不要超过5mm , 随即将其放置在40 ℃温箱中,12h 后取出再注入熟单体约4~5mm 厚,使模底已聚合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厚度不小于3mm。其目的是保持要包埋的昆虫体与外界有一定的距离,也是保护制好的包埋昆虫标本在脱模时不因底太薄而破裂。为防止产生气泡,熟单体应沿着模具内壁缓缓注入直到要求的度。

2. 2. 3  包埋标本 

将浸透生单体的昆虫标本小心地置入模具内的设想位置,将熟单体沿着斜置的玻棒缓缓注入模具内,厚度不超过5mm。包埋的昆虫如果体积较小,可先注入熟单体再将昆虫置于熟单体中适当的位置。熟单体注入量只需昆虫厚度的1/ 2 ,昆虫置入模具内以背向下便于操作。若将昆虫腹部向下放置,便于观察昆虫体的包埋效果。每次加料后都要用玻璃将模具口盖好以防止杂物进入。有条件的单位可将模具放入恒温箱中聚合。加料1~2d 后用针试探,感到单体已凝固但未硬化时,可再加入熟单体,每次加料的厚度都不超过5mm。这样持续进行直至虫体全部被包埋,包埋的厚度要高出虫体5mm。这时,可将包埋体放置起来,让其自然完全聚合并硬化。完全硬化后即进入脱模阶段。

2. 2. 4  脱模 

因为模具是牛皮纸包接缝,先将牛皮纸撕去再将玻片拆下即可。脱模的难易关键在于玻片的光滑和干净。光滑干净的模具容易脱模,而且包埋体的外壁也光滑、透明度好。脱模后的标本———“琥珀”昆虫标本,其边缘不平整、不光滑,需先用细砂轮打磨,再用抛光剂、牙膏软皮将其磨光修整成形,全部制作过程即告完毕。

3 昆虫的选择

制作“琥珀”标本整个过程较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又具脂溶性,因此不同种类的昆虫操作技术存在差异。

 

3.1  个体大小

一般讲,小型昆虫由于体型小用料少聚合快,包埋期短,易于操作。值得注意的是昆虫置入模具后第一次加料要防止体型小的昆虫在熟单体液体中移动。中型昆虫包埋程序按规则执行。对于大型昆虫,需要模具体积大,用料多,包埋延续期长,难度相应大些。主要要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意外如爆聚、爆裂现象。

3.2  个体特征

不同的昆虫种类都具有各自的特征,不同的特征影响着操作技术。本试验的昆虫分别来自6 个目。试验结果按操作技术和包埋特点的难易说明如下。

3. 2. 1  鞘翅目成虫最适合包埋 

由于鞘翅目成虫头部高度骨化,体躯紧凑,足、触角粗短。前翅又称鞘翅,为坚硬的骨质,覆盖了后翅及体后部,在包埋过程中操作方便。由于鞘翅的色泽和鞘翅上常有刻点和纵沟,包埋成形的“琥珀”标本也十分美观。

3. 2. 2  直翅目、半翅目、网翅目成虫包埋时要特别注意每种昆虫的特征 

试验昆虫为蝗虫、斑衣和螳螂。蝗虫和螳螂的足较长,造型后增加高度,一是耗材料,二是较长的足在包埋时要注意防止移动和折断,三是纤细的触角在包埋时极易折断。直翅目中的螽 ,由于触角特长,稍不留心就折断了。因此,纤细的触角是包埋工程中特别要注意的环节。这三个目的昆虫仍属于比较容易进行包埋的类型。

3. 2. 3  蜻蜓目成虫膜质翅是关键 

蜻蜓的翅为膜质,且是展开的,包埋时如果加料时间不掌握好就会出现翅膀被撕裂的现象,损坏了蜻蜓个体的完整性。

3. 2. 4  鳞翅目成虫保护鳞片色泽是重点 

鳞翅目昆虫的蛾蝶两类成虫,翅膀是膜质,翅上覆盖着不同色泽鳞片组成的各种花纹会被包埋原料———单体溶化而褪色,使具备分类特征的花纹失真而丧失分类作用。另外,单体在聚合过程中因加料不及时会引起膜质翅的开裂。因此,对于鳞翅目昆虫最好在包埋前增加一道防鳞片溶化的保护膜。这种膜可用高分子有机膜———聚对二甲苯原料将蝶蛾体躯和翅膀先作覆盖再进行包埋,效果理想。但这种膜的价格较贵,实用价值不高。

4  结论

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埋昆虫是可行的。制成的“琥珀”昆虫标本无色透明、固体状,可清晰地观看昆虫体表结构和体色,达到防蛀、防霉、防震的效果。通过试验明确不同目、不同种类昆虫包埋操作技术存在差异。成虫体躯结构紧凑,角质化程度高的鞘翅目成虫最易包埋,包埋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气泡产生。其他类型昆虫,因为膜质翅易拉开撕裂,鳞片易被溶化而褪色,触角纤细且长易被折断,足长提高了标本包埋高度,包埋期延长等因素的影响,给制作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制作“琥珀”标本过程中必须做到:

(1) 按操作程序包埋;

(2) 加料时要小心防止碰损标本;

(3) 认真地始终如一地按标准料;

(4) 制作中产生气泡时用昆虫针或解剖针插入气泡部位并引入单体排出气泡。

 

文章来源于:http://huadie.sdau.edu.cn/